特此公告
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日
| 序號 | 標準號 | 標準名稱 | 代替標準號 |
| 1 | NY/T 1834-2010 | 茭白等級規格 | |
| 2 | NY/T 1835-2010 | 大蔥等級規格 | |
| 3 | NY/T 1836-2010 | 白靈菇等級規格 | |
| 4 | NY/T 1837-2010 | 西葫蘆等級規格 | |
| 5 | NY/T 1838-2010 | 黑木耳等級規格 | |
| 6 | NY/T 1839-2010 | 果樹術語 | |
| 7 | NY/T 1840-2010 | 露地蔬菜產品認證申報審核規范 | |
| 8 | NY/T 1841-2010 | 蘋果中可溶性固形物、可滴定酸無損傷快速測定 近紅外光譜法 | |
| 9 | NY/T 1842-2010 | 人參中皂苷的測定 | |
| 10 | NY/T 1843-2010 | 葡萄無病毒母本樹和苗木 | |
| 11 | NY/T 1844-2010 | 農作物品種審定規范 食用菌 | |
| 12 | NY/T 1845-2010 | 食用菌菌種區別性鑒定 拮抗反應 | |
| 13 | NY/T 1846-2010 | 食用菌菌種檢驗規程 | |
| 14 | NY/T 1847-2010 | 微生物肥料生產菌株質量評價通用技術要求 | |
| 15 | NY/T 1848-2010 | 中性、石灰性土壤銨態氮、有效磷、速效鉀的測定 聯合浸提-比色法 | |
| 16 | NY/T 1849-2010 | 酸性土壤銨態氮、有效磷、速效鉀的測定 聯合浸提-比色法 | |
| 17 | NY/T 1850-2010 | 外來昆蟲引入風險評估技術規范 | |
| 18 | NY/T 1851-2010 | 外來草本植物引入風險評估技術規范 | |
| 19 | NY/T 1852-2010 | 內生集壺菌檢疫技術規程 | |
| 20 | NY/T 1853-2010 | 除草劑對后茬作物影響試驗方法 | |
| 21 | NY/T 1854-2010 | 馬鈴薯晚疫病測報技術規范 | |
| 22 | NY/T 1855-2010 | 西藏飛蝗測報技術規范 | |
| 23 | NY/T 1856-2010 | 農區鼠害控制技術規程 | |
| 24 | NY/T 1857.1-2010 | 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1部分:黃瓜抗霜霉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25 | NY/T 1857.2-2010 | 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2部分:黃瓜抗白粉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26 | NY/T 1857.3-2010 | 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3部分:黃瓜抗枯萎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27 | NY/T 1857.4-2010 | 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4部分:黃瓜抗疫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28 | NY/T 1857.5-2010 | 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5部分:黃瓜抗黑星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29 | NY/T 1857.6-2010 | 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6部分:黃瓜抗細菌性角斑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0 | NY/T 1857.7-2010 | 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7部分:黃瓜抗黃瓜花葉病毒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1 | NY/T 1857.8-2010 | 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8部分:黃瓜抗南方根結線蟲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2 | NY/T 1858.1-2010 |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1部分:番茄抗晚疫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3 | NY/T 1858.2-2010 |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2部分:番茄抗葉霉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4 | NY/T 1858.3-2010 |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3部分:番茄抗枯萎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5 | NY/T 1858.4-2010 |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4部分:番茄抗青枯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6 | NY/T 1858.5-2010 |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5部分:番茄抗瘡痂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7 | NY/T 1858.6-2010 |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6部分:番茄抗番茄花葉病毒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8 | NY/T 1858.7-2010 |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7部分:番茄抗黃瓜花葉病毒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39 | NY/T 1858.8-2010 | 番茄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8部分:番茄抗南方根結線蟲病鑒定技術規程 | |
| 40 | NY/T 1859.1-2010 | 農藥抗性風險評估 第1部分:總則 | |
| 41 | NY/T 1464.27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27部分:殺蟲劑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蟲 | |
| 42 | NY/T 1464.28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28部分:殺蟲劑防治闊葉樹天牛 | |
| 43 | NY/T 1464.29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29部分:殺蟲劑防治松褐天牛 | |
| 44 | NY/T 1464.30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30部分:殺菌劑防治煙草角斑病 | |
| 45 | NY/T 1464.31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31部分:殺菌劑防治生姜姜瘟病 | |
| 46 | NY/T 1464.32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32部分:殺菌劑防治番茄青枯病 | |
| 47 | NY/T 1464.33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33部分:殺菌劑防治豇豆銹病 | |
| 48 | NY/T 1464.34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34部分:殺菌劑防治茄子黃萎病 | |
| 49 | NY/T 1464.35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35部分:除草劑防治直播蔬菜田雜草 | |
| 50 | NY/T 1464.36-2010 | 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第36部分:除草劑防治菠蘿地雜草 | |
| 51 | NY/T 1860.1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部分:pH值 | |
| 52 | NY/T 1860.2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2部分:酸(堿)度 | |
| 53 | NY/T 1860.3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3部分:外觀 | |
| 54 | NY/T 1860.4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4部分:原藥穩定性 | |
| 55 | NY/T 1860.5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5部分:紫外/可見光吸收 | |
| 56 | NY/T 1860.6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6部分:爆炸性 | |
| 57 | NY/T 1860.7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7部分:水中光解 | |
| 58 | NY/T 1860.8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8部分:正辛醇/水分配系數 | |
| 59 | NY/T 1860.9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9部分:水解 | |
| 60 | NY/T 1860.10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0部分:氧化-還原/化學不相容性 | |
| 61 | NY/T 1860.11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1部分:閃點 | |
| 62 | NY/T 1860.12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2部分:燃點 | |
| 63 | NY/T 1860.13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3部分:與非極性有機溶劑混溶性 | |
| 64 | NY/T 1860.14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4部分:飽和蒸氣壓 | |
| 65 | NY/T 1860.15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5部分:固體可燃性 | |
| 66 | NY/T 1860.16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6部分:對包裝材料腐蝕性 | |
| 67 | NY/T 1860.17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7部分:密度 | |
| 68 | NY/T 1860.18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8部分:比旋光度 | |
| 69 | NY/T 1860.19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19部分:沸點 | |
| 70 | NY/T 1860.20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20部分:熔點 | |
| 71 | NY/T 1860.21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21部分:黏度 | |
| 72 | NY/T 1860.22-2010 | 農藥理化性質測定試驗導則 第22部分:溶解度 | |
| 73 | NY/T 1861-2010 | 外來草本植物普查技術規程 | |
| 74 | NY/T 1862-2010 | 外來入侵植物監測技術規程 加拿大一枝黃花 | |
| 75 | NY/T 1863-2010 | 外來入侵植物監測技術規程 飛機草 | |
| 76 | NY/T 1864-2010 | 外來入侵植物監測技術規程 紫莖澤蘭 | |
| 77 | NY/T 1865-2010 | 外來入侵植物監測技術規程 薇甘菊 | |
| 78 | NY/T 1866-2010 | 外來入侵植物監測技術規程 黃頂菊 | |
| 79 | NY/T 1867-2010 | 土壤腐殖質組成的測定 焦磷酸鈉-氫氧化鈉提取重鉻酸鉀氧化容量法 | |
| 80 | NY/T 1868-2010 |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有機肥料 | |
| 81 | NY/T 1869-2010 |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鉀肥 | |
| 82 | NY 1870-2010 | 藏獒 | |
| 83 | NY/T 1871-2010 | 黃羽肉雞飼養管理技術規程 | |
| 84 | NY/T 1872-2010 | 種羊遺傳評估技術規范 | |
| 85 | NY/T 1873-2010 | 日本腦炎病毒抗體間接檢測 酶聯免疫吸附法 | |
| 86 | NY 1874-2010 | 制繩機械設備安全技術要求 | |
| 87 | NY/T 1875-2010 | 聯合收割機禁用與報廢技術條件 | |
| 88 | NY/T 1876-2010 | 噴桿式噴霧機安全施藥技術規范 | |
| 89 | NY/T 1877-2010 | 輪式拖拉機質心位置測定 質量周期法 | |
| 90 | NY/T 1878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技術條件 | |
| 91 | NY/T 1879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采樣方法 | |
| 92 | NY/T 1880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樣品制備方法 | |
| 93 | NY/T 1881.1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試驗方法 第1部分:通則 | |
| 94 | NY/T 1881.2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試驗方法 第2部分:全水分 | |
| 95 | NY/T 1881.3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試驗方法 第3部分:一般分析樣品水分 | |
| 96 | NY/T 1881.4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試驗方法 第4部分:揮發分 | |
| 97 | NY/T 1881.5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試驗方法 第5部分:灰分 | |
| 98 | NY/T 1881.6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試驗方法 第6部分:堆積密度 | |
| 99 | NY/T 1881.7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試驗方法 第7部分:密度 | |
| 100 | NY/T 1881.8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試驗方法 第8部分:機械耐久性 | |
| 101 | NY/T 1882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成型設備技術條件 | |
| 102 | NY/T 1883-2010 | 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成型設備試驗方法 | |
| 103 | NY/T 1884-2010 | 綠色食品 果蔬粉 | |
| 104 | NY/T 1885-2010 | 綠色食品 米酒 | |
| 105 | NY/T 1886-2010 | 綠色食品 復合調味料 | |
| 106 | NY/T 1887-2010 | 綠色食品 乳清制品 | |
| 107 | NY/T 1888-2010 | 綠色食品 軟體動物休閑食品 | |
| 108 | NY/T 1889-2010 | 綠色食品 烘炒食品 | |
| 109 | NY/T 1890-2010 | 綠色食品 蒸制類糕點 | |
| 110 | NY/T 1891-2010 | 綠色食品 海洋捕撈水產品生產管理規范 | |
| 111 | NY/T 1892-2010 | 綠色食品 畜禽飼養防疫準則 | |
| 112 | SC/T 1106-2010 | 漁用藥物代謝動力學和殘留試驗技術規范 | |
| 113 | SC/T 8137-2010 | 漁船布置圖專用設備圖形符號 | |
| 114 | SC/T 8139-2010 | 漁船設施衛生基本條件 | |
| 115 | SC 2018-2010 | 紅鰭東方鲀 | SC 2018-2004 |
| 116 | SC/T 8117-2010 |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漁船木質陰模制作 | SC/T 8117-2001 |
| 117 | NY/T 1041-2010 | 綠色食品 干果 | NY/T 1041-2006 |
| 118 | NY/T 844-2010 | 綠色食品 溫帶水果 | NY/T 844-2004, NY/T 428-2000 |
| 119 | NY/T 471-2010 | 綠色食品 畜禽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 | NY/T 471-2001 |
| 120 | NY/T 494-2010 | 魔芋粉 | NY/T 494-2002 |
| 121 | NY/T 528-2010 | 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 | NY/T 528-2002 |
| 122 | NY/T 496-2010 |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通則 | NY/T 496-2002 |
檢測優勢
檢測資質(部分)
檢測流程
1、中析檢測收到客戶的檢測需求委托。
2、確立檢測目標和檢測需求
3、所在實驗室檢測工程師進行報價。
4、客戶前期寄樣,將樣品寄送到相關實驗室。
5、工程師對樣品進行樣品初檢、入庫以及編號處理。
6、確認檢測需求,簽定保密協議書,保護客戶隱私。
7、成立對應檢測小組,為客戶安排檢測項目及試驗。
8、7-15個工作日完成試驗,具體日期請依據工程師提供的日期為準。
9、工程師整理檢測結果和數據,出具檢測報告書。
10、將報告以郵遞、傳真、電子郵件等方式送至客戶手中。
檢測優勢
1、旗下實驗室用于CMA/CNAS/ISO等資質、高新技術企業等多項榮譽證書。
2、檢測數據庫知識儲備大,檢測經驗豐富。
3、檢測周期短,檢測費用低。
4、可依據客戶需求定制試驗計劃。
5、檢測設備齊全,實驗室體系完整
6、檢測工程師 知識過硬,檢測經驗豐富。
7、可以運用36種語言編寫MSDS報告服務。
8、多家實驗室分支,支持上門取樣或寄樣檢測服務。
檢測實驗室(部分)
結語
以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390號 《茭白等級規格》等122項標準自2010年9月1日起實施的檢測服務介紹,如有其他疑問可聯系在線工程師!
















京ICP備15067471號-27